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南水北调中线拆迁清代民居的保护构想
发布时间: 2010-06-10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从河南焦作城区中部穿越过去,城区河道东西长8.4公里、南北宽360米,涉及10个行政村。这10个行政村都将搬迁统一安置。

在这长8.4公里将要拆迁的民居里,居住着曾为焦作市政建设作出过贡献的2万余名群众,他们祖辈居住在这里,同时在这一片热土上留下了各时代民居特色的建筑群落。随着一座座建筑的拆除,它的使命也告终结,这里将成为街头巷议、饭桌俚语的谈资。同时这一带将被一条南水北调的长龙银蛇所淹没。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拆迁工作,事前走访调查了南水北调城区段主河道和绿化带内将要拆迁的具有各时代特征和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民居。经走访调查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为之振奋。有的建筑原为社会名人居住过,有的建筑原为巨商富贾社会名流居住。建筑规模、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古朴幽雅,各领风骚,体现了焦作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繁荣的过去和灿烂的文明史。

 

河南焦作县区古民居院落(图片来源:百度)

南水北调城区段8.4公里的主河道及绿化带内,现已查明现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15处100余间房屋。由西向东分别为西王褚明清民居建筑群(西王褚明清民居建筑群包括清代翰林院检讨王懋本故居、清代名人王兰广故居、盐商1号、2号、3号院);西于村明清时期建筑张氏宗祠;西于村清代民居;定和明清民居;恩村明清民居建筑群(内包括原民国政府河南省省长王印川故居,明代建筑玉帝庙、祖师庙、清代建筑关帝庙、和圣祠等)等。南水北调主河道及绿化带内现分布的15处明清建筑,有的整体院落保存较完整,有的只剩一单体建筑,从院落整体平面布局看大致相同。据房主人介绍这里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建造,热情的民居主人有的出示当年的土地证、分家时的房产证,并叙述当时他们祖上富足一方的自豪感;有的房主人讲,他们的先辈们生意做到了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是远近皆知的盐店街。

昔日车水马龙的闹市场面已悄无声息,现在只有斑驳的民居建筑依旧保留着他们祖上的显赫与辉煌。

据调查,这些巨商富贾和名人故居大都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建筑手法大致相同,属同一时期建筑,即: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结构古朴典雅,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原为灰筒瓦);有的柱头有明显的斜杀,廊柱多出现空鼓现象,柱础为鼓镜式;墙体砌砖一顺一丁,有明显的不岔分现象,有的墙体酥碱严重;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梁檩及平板枋用材硕大,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屋内有保存较完好的隔扇门。从现存的一些民居房屋内顶棚椠干漫漶不清的文字中可辨测到,建筑时间大致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屋面后人曾修缮过,但整体建筑结构未动。

现将以保存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同时期建筑清代翰林院检讨王懋本故居作一介绍:该院落平面为“目”字形,坐北面南四进院落,整个大院占地1245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楼相对应。整体院落前低后高,错落有致,井然有序。从进正院门到正房,需连登3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临街房面阔五间,取东一间为进出院大门通道,大门上部门庭原悬挂“文魁”牌匾,“文革”时期被毁掉,不知谁人所题;门庭上部平板枋中间夹一木质彩绘荷叶撴,大门外右侧置一上马石,上马石前部雕铺首衔环。进大门左拐为二门,二门早年被毁,仅剩墙基础部分;进入第三道门即进到该院落的三进院落。该院落有东西厢房,中间中柱线上为一里外院连接的穿心过厅建筑。过厅建在高台上,面阔3间,前部设有台阶,三级而上进入高台上的门廊。该建筑设计精巧考究,前廊柱下为鼓镜式柱础石,廊柱柱头有斜杀并置额枋、平板枋,平板枋上置一斗二升斗拱6朵,拱为异形方木刻花,工艺精细。建筑正中为六抹隔扇门4扇,门上部为格子形,门裙板上用木条装饰成如意图案。屋内梁檩等用材硕大,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刻花异形拱,屋内正中为屏风,屏风上端浅浮雕刻“忠厚太平”4个大字。方砖铺地,屏风后面后墙正中为一板门通向后院,人员进出都得从后屏风两侧通过,才能进入到后院,即该院的四进院落。

后院为寝室,结构为主楼和东西两厢附楼组成;主楼建在高台上,是该院落最高建筑,位于北部中间位置,面阔5间,中间为一板门,门前筑5级台阶。板门两边置一对称的小圆窗。楼高3丈有余。在室内北部设置一木质楼梯,攀缘而上可至二楼。从二楼正中窗户可一揽全院景观尽收眼底。东西两厢房建筑形制与主楼大致相同,墙壁厚,窗户小,安全坚实牢固,整体显得高大威严气派,给人以神秘深邃之感。

因年代久远在过厅房屋内顶部椠干上沉积了一层黑灰色污垢,拂去上部的尘埃可看到有漫漶不清的墨迹,经仔细辨认有“大清康熙十五年”字样,属清代早期建筑。院内建筑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风格,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

整个院落为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纵观整个院落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

民居是一种能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状态,更全面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更细微展现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建筑类型。焦作民居是明清时期代表性的建筑,保护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这些文物古迹目前面临着被拆毁、消失的危险。若能将这些古建筑迁移复建,将为焦作城市留下宝贵的财富。经省市专家反复论证认为:焦作市区发现的古建筑是焦作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民居建筑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地方建筑信息,为焦作城市发展留下了实物印记,将焦作城区段的古建筑集中搬迁复建,形成古民居群,建立焦作民居民俗博物馆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是文物保护“双利”方针的体现。焦作市文物局据此向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文物局和焦作市政府提出了“搬迁复建古建筑,建立焦作民居民俗博物馆”的构想,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文物局原则上同意该项目,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焦作市政府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同意在南水北调河道绿化带内划拨土地,用于焦作民居民俗博物馆的建设用地。建设焦作民居民俗博物馆的计划,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焦作民居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计划有了充分的保障和落实的可能。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